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 左雨晴) 一台医疗影像设备,如何“链”接世界?
在首届链博会现场,美国医疗科技企业GE医疗携手20余家核心供应商,并联合国药器械参展,通过国产CT、磁共振等设备的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展现了高端国产医械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朋友圈”。
“我们通过中国供应全世界”
在健康生活链展区的展台上,一台256排高端CT引人注目。据介绍,这台CT来自GE医疗的北京影像基地,有着鲜明的国产“基因”。
GE医疗中国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陈和强告诉记者,如今高端医械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在供应链中已经与外企形成“你中有我中有你”的局面。
链博会上,GE医疗展出的高端CT。 吴家驹 摄
“比如,高端CT里最重要的是探测器,而探测器最核心的部分是影像芯片。制造芯片的稀土来自国内,而陶瓷片的一些部件则来自海外,然后在国内加工制造成影像芯片,最终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探测器。”他说。
以自主可控作为供应链的落脚点,GE医疗通过夯实中国本土供应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方式,积极应对全球供应链的变化。目前,GE医疗在北京、天津、无锡、上海、成都设有五大生产基地。其中,GE医疗北京制造基地近几年在CT设备部件国产化方面快速成长,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上均领先全球,部分工艺被GE医疗美国工厂所采纳。
“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三台CT机,两台出自北京工厂,我们通过中国供应全世界。”陈和强表示,目前北京基地生产的16排、64排CT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5%,核心零部件也在逐步国产化。“高端的探测器,全球只有美国、日本能够制造,我们现在也把它国产化了。”
持续扩大供应链“朋友圈”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医疗大健康市场需求正在日益增长。不断建圈强链,持续扩大供应链“朋友圈”,正在成为产业新趋势。
在链博会开幕当天下午,国药器械和GE医疗共同打造的国有控股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制造品牌“国药影像SINO IMAGING”在健康生活链展区举行发布仪式。据介绍,该品牌产品规划将以医疗新基建为重点,初期将主要覆盖CT、超声等产品,逐步发展核磁、智能辅诊分析及其他医疗器械产品。
链博会上,GE医疗与国药器械的联合展台。 吴家驹 摄
“我们双方都希望在全国范围之内建立最为完整,覆盖最全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使用优秀的产品。我们希望更多的民众和医疗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来享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国药集团医疗器械事业部总经理、国药器械董事长李杨说。
据了解,今年2月,国药器械和GE医疗签署协议,成立全新的医疗设备合资公司,聚焦于为基层市场提供CT和超声等在内的普惠型医疗设备。同年7月,双方再次宣布将在深圳光明区共同建设医疗影像设备先进制造基地,在深圳大湾区开启医疗设备国产供应链的全新征程和模式探索。
打造大健康生态圈 中国成全球供应链“粮仓”
作为众多国际企业的产品首发阵地、创新阵地、合作阵地,首届链博会汇聚了众多深耕健康产业的企业,它们通过国际化合作,为民众打造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生态圈。
通用技术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徐淼向记者表示,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方面,通用技术已经覆盖医疗服务、康复治疗、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医药和医疗器械的供应链以及医疗金融等各个细分领域,“我们始终坚持积极服务国家的战略、服务人民健康的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
链博会上通用技术集团展台。 吴家驹 摄
创新凝聚动能,合作“链”接世界。随着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合作,更多企业着眼于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完善健康产业体系。
徐淼认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我认为现在所有的产业链,可以说没有一条产业链能够离开国际化合作。”
陈和强表示,链博会将成为开放合作的新窗口。在GE医疗看来,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粮仓”,为全球制造业发展持续输送能量的同时,更在高端医疗制造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链博会,我们希望更多的供应商参与到供应链生态圈的建设,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扩大开放共赢的局面。”他说。(完)
中新网南昌11月30日电 (记者 吴鹏泉)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30日在江西赣江新区开幕,国内外约500位嘉宾代表参会。
11月30日,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江西赣江新区开幕。刘力鑫 摄
本次论坛主题为“传承创新、团结协作,推动传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分论坛、传统医药产业推介会、参观考察等活动。围绕主题,与会嘉宾代表就传统医药传承创新、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进行学术研讨,并通过传统医药产业推介、招商对接、现场签约等多种活动推动产业合作交流。
当天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表示,当前,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传统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余艳红建议,深化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攻关,强化传统医学优势病种防治研究,推动产出一批新技术和新药物;加强传统药物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传统药物研发制造水平,驱动传统医药产业提质升级;发掘传统医学宝库精华,推动传统医学与养老、旅游、体育、食品、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创新传统医学服务模式,丰富传统医学健康供给,拓展传统医学健康服务新业态,让传统医药成为健康服务业的新增长极。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认为,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系统挖掘、整理和利用,建立传统医学知识保护制度,推动传统医学教育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互派学者讲学、共同开发课程,不断提高传统医学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统筹利用各方资源,大力发展传统医药服务贸易,加强产业培育,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传统医学交流合作格局。
本次论坛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赣江新区管委会、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完)